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住房变革之路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布日期:2019-09-30浏览次数:2358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住房变革之路


    7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发展从0到1,从筒子楼、大院到商品房,中国住房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为中国经济发展做了重大贡献。
  “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汉书•货殖列传》。安居乐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古训,从古至今也一直是普通老百姓向往的生活状态。
  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古训,而房子则是成家立业的标志,是安居乐业的支点。房子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人们的居住空间、环境和生活方式上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变化最快的国家之一,1949-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年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房地产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村到城镇,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中国住房发展一日千里。房地产的发展从0到1,为中国经济发展做了重大贡献。住房的变化也从未停止,安居乐业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命题。

  1949-1978:“蜗居时代”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市里的房子大多是私有的,由于战乱使得国内大量房屋损毁严重,经过战争破坏的城市,住房数量锐减,住房资源十分短缺,住房来源大多依靠统筹安排现有住房,或者合理分配新建住房。人民居住条件恶劣。而战乱后的人口稳定增长,更加大了住房压力,房屋质量也极差。一些城市的人均住房居住面积甚至不到2平方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也在发生着变化。回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更注重国防建设和工业生产,住房投资得不到支持,住房领域初步建立起低租金的福利房供给制度。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企事业单位给职工谋福利分配住房。大院风格的住宅楼,也带来了大院“零距离”的邻里文化。白天是同事,晚上是邻居。可谓是“亲密无间”。
  我们把这一居住阶段称作“蜗居时代”,钢筋加水泥、满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便是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
  “石库门”、“筒子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对于刚刚获得温饱、财务拮据的国人来说重要的是有个属于自己的住所。他们对房子的要求,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对房屋面积也没有过多奢求,基本是一家老小挤在同一个屋檐下,只求有个栖身之地,可以遮风挡雨。
  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清水红墙,是石库门建筑的标配。老式石库门砖木结构的房子基本是“三层阁楼”式设计,一进门是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为会客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再往里面是后天井,后面一般作为卫生间和厨房,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二楼”是卧室;“三楼”作为储物间用来堆放杂物。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正中以石头做门框,配以乌漆厚木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
  石库门代表着整个老上海,它是这座城市存在的基础和根源。上海人大多住在市区弄堂狭小拥挤的“石库门”房子。居住环境可能算是全国最困难的了,常常是三代人住一个10平方米的屋子里。趴在地板上能看到楼下进出弄堂的人。楼下的人生炉子,炊烟可以钻进楼上人家,常常熏得楼上连连咳嗽。有时,楼上人家拖地板,水嘀嘀嗒嗒落到楼下人的头上,隔壁夫妻吵架,声音好像就在耳边一样。艰苦的生活环境,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留下了一种难忘的回忆。
  曾经也有无数中国人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奏鸣着笔墨纸砚与锅碗瓢盆的交响曲。筒子楼,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十几平方米,卫生间和厨房全部共用,甚至单位办公室也都可以安排其中。上班是面对面的同事,下班是门对门的邻居,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烟飞舞、人声鼎沸,这样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也许都成了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1979-1997:从“忧居”到“优居”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制,住房是福利品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这其中有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建设速度跟不上。中国原有的住房制度已经无法解决住房的问题,住房改革制度也被提上到了日程。
  房地产业的改革首先是从理念的变革开始的。除了人们观念的改变,政策的改革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中国家庭也逐渐进入小康阶段。小康群体不仅在财力上相对富有,在文化修养上也相对较高,他们不仅关心住房的硬件,也关心住房的软件——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和社区配套。这一阶段居住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更注重生活品质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人们对房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住房的理念开始转变,从能有个可以居住的空间到福利分房,再到商品房。人们的思想从计划经济下的福利分房转化为市场经济下的个人买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住宅从福利品到商品更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
  从解放思想到实际工作中理念的变革,再到老百姓对房地产和住宅的认识,这些观念的改变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1978年,邓小平指出,要解决住房问题,允许个人参与房屋的建设或者私建公助,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起来,个人可以造房子,也可以购买商品房,新老房屋均可出售。住宅从福利品到商品,土地使用权可以买卖。这一重要决策成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指明灯,为住房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1986年1月6日,中国成立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邓小平提出的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总体改革设想。这为中国后来的房地产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全国多个城市也进行了住房改革的探索性实践,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1979年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获批、1980年成立第一家房地产公司、1985年发放第一笔住房按揭贷款、1987年第一宗土地公开拍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1998年,国家连续开了3次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会议,但是我国住房制度老的格局并没有突破,20世纪末期,福利分房依然占据着一定地位,一些人赶上了福利分房时代的末班车,千禧年过后,渐渐的大家基本上都会选择购买商品房。

  1998-2019:房地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福利分房制度结束,使中国住房制度从福利性分配转变为货币化分配。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向全新的市场化时代迈进,为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
  改革开放40年房地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1998年这一年是房改尤为关键的一年。1998年以来的20多年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是破除旧的住房制度,建立新的住房制度的20年。
  从1998年中国城市宣告结束实物分房时代开始,房地产行业就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的活力也因居民的住房解放而进一步释放出来,“居住改变中国”的口号也随之叫响。
  中国住房改革推出4项政策: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开放住房二级市场政策和发展住房个人抵押贷款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腾飞,一个庞大的富裕群体浮出水面,从单纯注重房屋面积到全面追求住宅功能;从买房子到买绿化、买文化、买物业;归根结底,居住模式的变迁,也在无意之中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色彩。
  新千年开始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商品房价格也开始飞速上涨。不少人开始“望房兴叹”。在当今中国的城市里,购买商品房依然是昂贵的消费项目。有人花费的是一辈子的积蓄,有人为此预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收入,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大多数人直呼买不起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无论是城镇化率还是住房业发展都取得了更加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住房制度市场化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一是,商品住房的投资属性被过度放大,居住属性被压制。住房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住房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在中国市场化房改过程中,住房商品化逐步演变成住房金融化,市场上大量的住房被当作投资工具,而不是用于居住。
  其次,住房供给品种过于单一、供应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多层次住房需求。
  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市场化刺激了供给效率,但是住房资源市场化配置所带来的住房资源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住房资源分配不均程度的扩大,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高空置率和高库存成为新的问题。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开始被关注,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市场逐渐发展起来。
  继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概念之后,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期住房发展思路与目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房地产的发展历史,过程艰辛坎坷,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巨大。面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让中国的住房制度更加完善、合理。让普通百姓能有个舒适的居所依然是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今后中国房地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


软文收尾
耒阳房产网络团购平台 
方法一: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方法二:微信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飞米房产网”;
  
热点楼盘更多..